close



人類的演化:基因、文化與人類的未來
Human Natures: Genes, Cultures, and the Human Prospect


作者:埃力克/著
原文作者:Paul R. Ehrlich
譯者:李向慈,洪佼宜
出版社:貓頭鷹
出版日期:2003年05月04日
語言:繁體中文 ISBN:9867879406
裝訂:平裝


♡▫▪內容簡介
  
本書是一本智慧型探險、令人入迷的讀物,帶領我們從捉蟲的祖先到科隆百恩中學的教室。埃力克是領先全球的演化生物學家,完美地導引我們完成一趟簡明卻又完整的人類生物演化與文化演化之旅,並企圖打破由單一遺傳來決定「人性」的觀念。所有關心我們將往何處去的人,一定會被這本關於人類來自何處的傑出著作所感動與啟發。--戴蒙(普利茲得獎作家),《槍炮、病菌與鋼鐵》

人為何是現在的這個樣子?為什麼只有我們智人不能像其他的哺乳動物一樣,用四隻腳到處亂跑?為什麼只有人類才會互相說話寫字呢?

人類為何有這麼多的不同的個性?人性究竟本善還是本惡?基因是否真的決定了一個人的一切?為什麼人可以獨立演化出操控演化的力量?我們人類該如何學習控制這個生物界演化的特權?

本書打破人性是單一、持久,且由遺傳決定的假設,認為人性應如同人類本身一樣地多樣化,而不僅受控於基因。作者以人類演化史為脈絡,細述演化如何作用、以及人類過往的演化對未來的重要性。他強調除了生物遺傳的影響,文化、環境的變化都在演化上扮演很重要的角色。文化演化創造了文明,卻也是文明毀滅的主要力量。
  
作者以個人軼事、栩栩如生的例子,大膽整合自然和社會科學,從我們為何以雙腿站著,談論到遺傳工程的危險性等包羅萬象的議題。在演化的路上,人類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他創新的觀點為人性及人性演化照明了新的方向,也為人類這個物種身在何處,將往何處等迫在眉睫的問題,提出洞獨先機的見解。



♡▫▪作者簡介
  
埃力克(Paul R. Ehrlich)史丹佛大學人口學、生物科學的教授,專精於演化學、生態學、分類學,與人口生物學的領域,畢生致力於研究人類生態學、昆蟲群體的動力學與遺傳學、植物與草食動物的共同演化、人類的擁擠效應等,其田野研究遍佈全球大陸,從南北極到熱帶,從高山到海底。他撰寫超過八百篇以上的科學報告與通俗文章及許多書籍(其中一些和夫人安共同合著),包括一九六○年代發表的《人口爆炸》(The Population Bomb)。
  
他獲得的科學榮耀與獎項有美國科學促進學會、美國藝術與科學學院的會員,大不列顛生態學會的榮譽會員、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美國哲學會會員。他以科學服務人類獲頒首屆AAAS/科學美國獎,以人口生物學與保育生物多樣性獲頒克拉福特獎(重要性等於諾貝爾科學獎)。他也曾獲得麥克阿瑟獎學金、富豪汽車環境獎、國際熱帶生態學中心的世界生態學獎牌、國際生態學研究所獎賞、海尼根博士環境科學獎、藍行星獎與首屆彼得森紀念獎牌。與夫人共獲聯合國環境計畫Sasakawa環境獎、漢斯環境獎、美國人類學者協會不凡服務獎、核子時代和平基金會不凡和平領袖獎與泰勒環境成就獎。

.+˙.+˙.+˙.+˙.+˙.+˙.+˙.+˙.+˙.+.˙+˙.+˙.+˙.+.˙.+˙.+˙.+˙.+.˙+˙.+˙.+˙.+.˙.+˙.+˙.+.

Melody的閱讀隨筆~* 

這是最近才剛閱讀完的一本好書,一本介紹人類學的書籍。在閱讀時,我一直覺得這本書很熟悉,寫作的題材、筆調和觀點也似曾相似,後來才想到,這本書和賈德‧戴蒙《第三種猩猩》有異曲同工之妙。兩本書都在探討人類體質上的改變(南猿→巧人→直立人→智人),從猿類身上去找尋人複雜行為的根源,探索在亙古的歷史中,人類如何遷徙,進而思索人類的未來。 

《經濟學人》書評裡曾提到,賈德‧戴蒙似乎很喜歡寫「很大的主題」,「只有他能寫出這麼宏觀的書籍」。不過,就我個人而言,我認為和賈德‧戴蒙相比,埃力克在處理類似題材的功力毫不遜色。賈德‧戴蒙在他的兩本巨作-《第三種猩猩》和《槍炮、病菌與鋼鐵》,分別就生物和文化兩方面書寫演化史,探索今日世界的面貌何以如此;而埃力克的《人類的演化》一書,討論的內容除了兼具上述兩書之外,也探討最近新興的科學-「大腦科學」與演化的關係。可能是限於篇幅,埃力克在每個議題不如賈德‧戴蒙來的深入,但精髓仍在。 

在閱讀此書時,我不時翻閱《第三種猩猩》的圖表,也一邊對照卡瓦利-斯福札《追蹤亞當夏娃》。《追蹤亞當夏娃》這本書的寫作宗旨,由它的副標題:「從演化歷史看基因、民族和語言的關係」可以略知一二。這本書屬於語言學的範疇,主要的內容為透過遺傳差異和遺傳距離,瞭解各民族之間的血緣關係,進而瞭解人種如何擴張,如何因為地理隔閡而產生語言(語系)的歧異性。閱讀時,可以感受到《追蹤亞當夏娃》的內容比較深澀,不過我相當喜歡書中的圖表,配合著圖表閱讀,作者想傳達的意思清楚多了。 

附帶一提,我在《人類的演化》快閱讀完時,才赫然發現作者埃力克和賈德‧戴蒙竟然是好友!難怪他們兩人的觀點如此類似,根本是如出一轍!這也算「物以類聚」「臭味相投」吧!^^兩人在追尋演化的過程中,最後都不約而同地回歸到生態和環保議題,希望人類從演化中銘記過往的經驗與教訓,愛惜我們所擁有的生態環境。近年來「全球暖化」的議題在國際間逐漸升溫,兩人在多年前就有這樣的真知灼見,實屬難得。 

在法國有句話:「翻譯就像女人,美麗就不忠實,忠實就不美麗。」這句話是用來諷刺好的翻譯作品難尋,翻譯作品無法忠於原著又兼具文學美感。雖然我沒看過這三本書的原著,不過光看翻譯版,也大呼過癮了!記得之前我在閱讀完《第三種猩猩》後,在課堂上將書中的一些觀點與小鬼頭分享,小鬼頭彷彿發現新大陸似的,專心的不得了,覺得有趣又不可思議。就和想要追尋祖籍、編祖譜的心態一樣,人類總想探索自己怎麼來,從那兒來,「人類學」就是這樣的一門科學。如今這門科學在台灣仍不普遍,接觸到的人也不多,不過我相信,許多人在接觸到這塊領域後,一定會被其中的奧秘牽引,就像蝴蝶發現花蜜一樣眷戀在其中,貪婪地想多汲取一點。呵呵~~~忙裡偷閒,讓腦袋瓜充電的感覺真棒!


人類學相關書籍:

                                                         

         賈德‧戴蒙                                                         賈德‧戴蒙                                                          卡瓦利-斯福札
       
           第三種猩猩                                                       槍炮.病菌與鋼鐵                                                     追蹤亞當夏娃
-人類的身世與未來                                               -人類社會的命運                                   -從演化歷史看基因民族和語言的關係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mood0953 的頭像
    mood0953

    C'est la vie

    mood095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