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7/3和7/4參加一個很有意義的活動
"認識台灣~解讀台灣宗教信仰研習班"
這是由高雄市國教輔導團舉辦的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
我竟然不知不覺愛上了社會領域輔導團舉辦的一系列學習課程

我想
或許是講師很棒吧
也有可能是每回都帶給我滿滿的收穫
嗯...........參加研習時   我還認識了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    感覺超棒的.......
回憶著一年來參加社會領域進修研習的種種
往事在腦海裡一幕幕重疊交錯.......
如夢似幻     時間過的真快呀~~~~~


話又說回來
記得當時看到這場研習的簡章時
一看到為期兩天.....距離又很遠(人發局)
滿腔熱情是有點退卻啦
思緒飄到最近油價這麼貴
一大早就要大老遠從家裡騎到人發局
既耗油又耗時間
嗚~~~~~~~~我可是個窮鬼兼大忙人勒~~~~~~~~~

不過只要想起錦雯之前熱情的邀約    說要到台南來趟小吃之旅
就對這個活動很心動
好吧!  人生總要留下一些衝動的回憶
畢竟人不痴狂枉少年       盛年不重來       就青春狂一場吧


第一天室內課程
請到的兩位講師都很棒
讓我在短短的幾個小時內
對原本陌生的賽德克族和西拉雅族有更進一步的認識
尤其是早場的簡鴻模教授
聽著他講述他和夫人塞德克族公主聯姻的經過
除了感到嘖嘖稱奇    也覺得這樣的經歷既新鮮又有趣


第二天是戶外探勘
光是聽到早上7點15分集合
就知道這是一個很累的行程
5點半就睡眼惺忪的從被窩裡鑽了出來
然後梳洗  吃早餐
為了防範沿途可能有難以預知的情況而耽擱行程
所以還提早6點20分就從家裡出發
(其實.........是我擔心遲到被放鴿子啦~~)
7點15分....所有的人都很準時出席了
我們就朝台南出發囉
一路上道路顛簸   車子搖晃
領著我們前往第一站.........左鎮
快到目的地時..........一位當地的地陪上車了
黝黑的皮膚.....寬平的五官..........頭上綁著頭巾
一看就有原住民血統.......
毛老師說.....左鎮當地早期是西拉雅族的大社
他身上漢人和西拉雅血統各半


接著他領著我們去參觀當地的教堂
從教堂裡走出一位輪廓頗深的牧師
他熟稔地細數著教堂的前世今生.........
真沒想到一間小小的西洋建築
竟然有這麼大的學問
這間教堂是馬雅各教士籌畫興建
100多年前馬雅各時代的小茅草屋教堂    早已隨著時間而頹圮了
幾百年來    信徒在原址重新翻修興建
早就不知道翻修重建幾回了
不過     有形的茅屋和肉體雖然隨著時間消逝了
而當年那個篳路藍縷   艱辛傳播福音的精神
至今仍然在左鎮一帶傳誦
漢人一向自負自大    目中無人    瞧不起原住民
而來自千里之遙的一個白種人
卻擁有如此寬大包容之心     真誠對待當地的西拉雅族原住民
他透過醫療   讓這塊蠻荒之地的老百姓感受到神對世人的愛與關懷
或許.....這些神職人員這樣獻身奉獻
是感召了台灣85%原住民        使其陸陸續續皈依上帝     信仰基督教的原因吧
這樣的事蹟
即使我不是基督徒
依然深受感動


教堂旁邊坐落著一棟不起眼的低矮建築
看起來像簡陋的鐵皮屋
吸引人的是
它有著奇特的名字--->"拔馬"
"拔馬"一詞   是西拉雅族對左鎮當地的稱呼
小小的屋子裡   擠滿了這一整車的乘客
狹小的空間更形擁擠了    空氣似乎凝滯了    
屋頂通風口的風扇ㄎㄨㄥ - ㄌㄨㄥ - ㄎㄨㄥ  - ㄌㄨㄥ - 地轉著   
空氣   依然悶熱到令人窒息
不過這方小小的空間     卻充塞當地滿滿的文史
裡面擺放許多早期西拉雅族的生活器具   服飾甕罐
牧師拿著一本本紙張泛黃的新港文書和基督教史藉   
仔細地告訴大家基督教如何在左鎮傳播
聽到毛老師說台南縣政府以缺乏預算    暫無款項
而駁回為左鎮的拔馬歷史文物成立拔馬文化館的提案時
我不禁感到氣憤!!!!!!

政府官員們奢侈揮霍    動輒貪污數千萬數億     一個巴紐外交弊案10億元人民公帑就不知去向
查了半天也沒個著落   真不曉得我們繳稅養這群尸位素餐的官員幹麻??
現在他們竟敢厚顏無恥地聲稱短少資金蓋文物館!!??    
看著日漸風化分解的西拉雅新娘衣   還有那一本本史籍
想到歷史和歷史文物風化後的不可逆反應    就想嚎啕痛哭

台灣人最悲哀的
就是整日汲汲營營    眼裡除了錢     什麼都看不到
為了錢    連自己的文化之根都可以拋掉
在世間漂盪數十載     直到有一日驀然回首        
才發現自己其實什麼也不曾擁有
一旦文物破壞殆盡
失去與過去連結的個體
就像一株無根的浮萍       這時才感嘆追悔莫及......豈不愚蠢 ?              


毛老師還帶我們到左鎮的山區逛逛
當地居民很熱心的帶我們去參觀當地的"太祖廟"(阿立祖)
看到這些上帝的子民
虔誠地信仰基督之餘    還不忘傳統的信仰
巧妙地把傳統信仰和基督教等外來信仰結合
印象最深刻的是
有一間太祖廟擺放CD Player     運轉的機器裡隱隱約約傳出漢人迎神的北管音樂
蛤~~~ 原住民的廟宇播放漢人民俗音樂!!??          感覺有點突兀.....
詢問了當地老百姓    才知道他們這麼做是因為太祖托夢   說祂喜歡.....
聽了不禁莞爾........
看來漢文化真是魅力無法擋...........連神明也瘋狂.......
呵~~~這也算是原住民漢化的一例吧


遊覽車載我們到當地的市場
隨車一行人都火速下車   瘋狂採買
我這個消費白痴經過深思熟慮後
認為消費可以促進地方發展與產業活絡
決定狠狠地給他血拼下去了
我挑了3個南瓜....共35元
還不算太貴
回到家
媽媽說左鎮當地的土質適合種瓜    
種出來的瓜相當可口   這樣的價格算便宜了....這是後話了


經過一個早上的探勘行程後
早已飢腸轆轆
輔導團安排我們去吃西拉雅風味餐
品嘗他們道地的主食----"米-買"(原住民語發音為ㄇㄞ)
是一種用月桃葉包裹小米或糯米的食物
有點像我們的糯米飯
相當可口
飽餐一頓後.....
即將展開下午的台南市區觀光的行程囉


下午先去參訪長榮女中和長榮中學
這兩所中學都是基督教所創設的學校
尤其是長榮女中
早期台灣受漢人文化影響
視綁小腳的女生是小姐命.....一輩子榮華富貴受人服侍
沒綁小腳的就是賤命....丫環命
在當時普遍纏足的文化社會裡
長榮女中要求入學女學生的纏足必須鬆綁
因為解放纏足....才能為人群做更多的服務
因此長榮女中的天足運動對台灣女權實在有舉足輕重的影響


隔幾個街坊的長榮中學
矗立著一棟棟的西洋建築   
就位於台南市的鬧區   與周圍的建築對比
格外搶眼~~~
挑高的一樓   紅白相間的橫格紋線條    樸實簡約的設計    
總讓人有種誤以為闖入一棟英國學府的幻覺
我們到樓上的史料館參觀當地基督教文化的文獻
看到台灣最早的一台活字版印刷機
還有許多從西洋引進的教材
可以看出基督教在傳教之餘
對台灣的科學教育也不遺餘力的推廣........
此時正值下午兩點
外頭酷熱的陽光灑滿大地     彷彿宣告炎炎夏日的到來  
而我們卻幸運地躲在史料館吹冷氣
迎面吹拂的涼風讓人感到舒適宜人
有人說    人生四大樂事
莫過於"久旱逢甘霖"      "他鄉遇故知"      "洞房花燭夜"    和     "金榜題名時"
此刻的我   吹冷氣吹到大呼過癮
滿腦子只想著"酷暑享清涼".......
古人怎麼沒想到這也是人生一大樂事呀!!


終於來到台南神學院了
這是我們這兩天行程的最後一站
一下車
台南神學院的接待員就相當親切的接待我們
聽完簡報後
對台南神學院有更深一層的了解
其實   "台南神學院"這個名詞對我一點也不陌生
五年級康軒版社會課本的圖片就曾經提到
不過當時就只是看過去而已    沒什麼特別的感覺
今日親自參訪
聽到牧師說著巴克禮牧師當年傳教的艱辛
眼眶裡不禁泛著淚
其中    一則巴克禮傳教的小故事
讓我印象尤為深刻
巴克禮當初到台灣傳教        選擇台南市區落腳
一開始和馬雅各一樣
都是以行醫來親近台灣人民
因為他西醫醫術佳   吸引許多百姓來看病
搶了原本中醫師的生意     擋了他人的財路     而讓許多人眼紅 
還曾經為此被人多次潑屎潑尿
有一次   他又遇到潑屎潑尿的無理行徑
他既不發怒也不以為意
反而告訴那位企圖羞辱他的人
把屎尿潑在他身上沒有任何益處
倒不如灑在田裡    田裡的菜和作物還會得到養分的滋養    長得更好
這讓我想到英文有句諺語 :
"To err is human, to forgive is divine."
從這番幽默的回應
反而彰顯出巴克禮牧師的機智與修養    


進入神學院的禮拜堂時   耳朵浸潤在一則則基督教的故事裡
每一剎那   都有著吉光片羽的感動
古人總說    "讀萬卷書  不如行萬里路"
這句話說的對極了
我想  日後社會課教到類似單元時
我不會再那麼平淡    就像個冷靜的旁觀者
只是叫學生唸唸課文     或是單純地陳述網路上搜尋看到的資料了
我想要把此刻內心的激動    分享給學生
讓學生感受到這些西洋傳教士對台灣的貢獻
也讓學生知道    他們雖然金髮碧眼   外觀與我們不同
但是他們民胞物與的博愛精神         絕對是值得我們尊敬的


巴克禮牧師後來死於台灣    
他沒有落葉歸根    反而選擇台灣作為長眠之地
繼續凝視著這塊他深愛的土地與人民
什麼叫做"愛台灣"?    
這個議題政治人物一天到晚爭論著       大家各有各的論調      莫衷一是
而今天    我在兩個來自遠方國度的西方人身上
看到了   
也在後世對他們的推崇與敬仰中
體會到了
原來   所謂的"愛"    
是跨越國界   沒有種族.意識形態之別的
只要拿出真心誠意    對待所有的人
      ~ 不管是朋友還是敵人    熟識的人或是陌生人
都要愛其所愛      痛其所痛      設身處地爲他人著想     
適時伸出援手           無私地為他人服務
這就是"愛"的真諦    


學習真的很快樂.......
踏上歸途時     身體真的感到疲憊不堪
但是.........心靈卻異常的豐實
感謝國教輔導團的工作人員
錦雯   冠蓉   敏如等人
策劃了這場這麼棒的研習
從研習中   我感受到馬雅各和巴克禮對台灣的愛   是不言而喻的
我也願意把此刻的悸動
分享給我的學生
此外   對知識的追求   探索萬事萬物的力量   是無遠弗屆的
知識對我的意義   猶如水對魚的重要性一般
我也願意秉持這樣的信念
持續汲取更多的學識    充實自己
畢竟學海無涯   
Melody..........加油喔!!!




░♥ 相關閱讀 ♥░

有關台灣早期基督教傳教的事蹟
請見《台灣史100件大事(上)》No.24 ~ "近代西教與近代醫學入台"此篇章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mood0953 的頭像
    mood0953

    C'est la vie

    mood095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