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影片年份:
1996
出  品  國:Argentina / USA
出  品:Hollywood Pictures 
色  彩:Color 
       演:亞倫派克 Alan Parker 
       員:瑪丹娜Madonna、安東尼歐班德拉斯Antonio Banderas、 喬納森普拉斯 Jonathan Pryce 
音樂製作:[詞]Tim Rice、 [曲]Andrew Lloyd Webber 
音  效:Dolby Digital 

▫▪影片內容 

1919年,在阿根廷鄉間小鎮的一個貧苦家庭,艾薇塔Eva Duarte (MADONNA 飾)出生了,她是富有商人小老婆的私生女,童年的困境讓她的生活力變得堅強,而自小夢想成為一個電影明星,在十五歲那一年,跟一個唱探戈的歌手私奔到阿根廷的首都布宜諾斯愛麗斯。 

1944年左右,她已經是一個廣播中的名人和有點名氣的電影演員,之後她與一位當時德高望重的政治家胡安裴隆Colonel Juan Peron(JONATHAN PRYCE 飾)相識相戀,而Eva說服他把自己定位為窮人的代言人,在她的協助之下, Peron 才能變成這個國家最有威望的領導者,他們於1945年結婚,只過了幾個月,Peron 被選為總統,"EVITA"也擁有她自己的辦公室,在此她培養了自己在勞工和農民間的愛戴者。Peron黨提高了薪資、給了女人投票權、並成立基金會來賑濟貧民。就在她的聲勢如日中天的時候,她的計畫和在她丈夫的一同競選正、副總統,但是卻發現自己罹患了末期癌症,最後她死於1952年的七月,死時33歲。 

************************************ 

改編自安德魯韋伯和提姆萊斯所寫的音樂劇《
EVITA》,亞倫派克執導,瑪丹娜飾演主角艾薇塔,安東尼班德拉斯飾演記者,強納森派瑞斯飾演艾薇的老公喬安。由於這是一齣音樂劇,因此每位演員都必須開口獻唱。喜愛瑪丹娜和安東尼班德拉斯的影迷,在本片都可以聽到他們親自演唱的歌聲。

本片採倒述手法,從艾薇塔的死開始說起她的一生。看她如何從一個為生活計而下海做舞女,再如何從舞女變成一位政治家的妻子,並扮演好賢妻的角色。

片中藉安東尼班德拉斯所飾演的記者,旁述艾薇塔的個人魅力和她的作為。對阿根廷人來說,出身微寒的艾薇塔最能體恤他們的辛苦,與其說他們支持艾薇塔的老公,不如說他們支持的是能言善道,能說中他們心聲的艾薇塔。

藉由記者的旁觀,可以看見,真正有政治企圖的,其實並不是那位軍閥老公,而是艾薇塔。而一生有功有過的艾薇塔,死後所受的爭議依然很大,甚至連入土也不能安眠…… 

Melody
的影片隨筆~*

這是我第二次看這部片,第一次接觸到此片是在高中的時候,那時音樂課老師介紹音樂劇。或許是年紀小,也可能是知識背景和人生歷練不夠,所以看不太懂,只依稀記得結局很感傷。雖然劇情遺忘了,但是主題曲直到現在仍記憶猶新。
 

故事從伊娃‧裴隆坎坷的童年經驗說起,一直到她成為時尚名伶,最後貴為第一夫人,之後又在聲勢如日中天時,因癌症而香消玉殞。伊娃‧裴隆致力於外交和拉進領導階層與中下階層的距離,因此得到老百姓的敬愛,但也得罪了上層社會。女性一直是歷史裡面的沉默者,但她對阿根廷的改革事跡卻讓人無法把她從歷史裡抹滅。影片裡的她貴為第一夫人,風情萬種,具有群眾魅力,大有二次大戰時蔣宋美齡和先前英國王妃黛安娜的味道。相較於蔣宋美齡得享天年,晚年生涯歸於平靜,我倒覺得伊娃與黛安娜王妃比較類似,兩人同樣迷人,出身都微不足道,同樣努力經營慈善事業,也在花樣年華時煤燈枯盡,人生劃下休止符。兩人的生命雖然短暫,但活的精采,活的漂亮,如同一場絢麗燦爛的煙火,化轉瞬為永恆。不同的是伊娃‧裴隆與她的丈夫裴隆感情不錯,但是黛安娜王妃的婚姻卻支離破碎。世人對黛安娜王妃的評價大多持向正面,但伊娃‧裴隆卻毀譽參半,她的政治膽識和危機處理並不亞於她的丈夫裴隆,但有人說她為了一步登天,不惜踏著他人骸骨,不手段;也有人說她的行善作風只是政治野心的偽裝
……反正,塵歸塵,土歸土,一切都隨著她的逝世而曲終人散了,所有的真相也就不得而知了。 

我認為影片拍攝的手法極為高明。故事裡講到伊娃早年放蕩形骸,但卻力爭上游的一面;講到她成為裴隆賢內助,後致力於社會改革,媒體曝光度大為提升,但實質上卻好像一事無成(百姓的生活並沒有多大的改善);講到她親民,也講到她挾持群眾支持想要競選副總統
……故事敘述到此忽然啞然而止。影片裡呈現出她多方面的性格。不管是對於伊娃的支持者還是反對者而言,都可以從影片裡找到他們各自的論點,看完此片後對於她的評價怎麼解釋都可以。拍攝爭議性人物的紀錄片時,只是描述事蹟而無寓褒貶,這不只是兩片討好的手段,也是把歷史的解釋主權就留給觀賞者。這種拍攝手法雖然略嫌保守,卻人給觀眾意猶未盡之感! 

▫▪相關資料與報導

 伊娃·裴隆 (1947年)
          
           伊娃·裴隆 (1947年)                                              瑪丹娜飾演的伊娃·裴隆

伊娃·裴隆(María Eva Duarte de Perón,1919年5月7日1952年7月26日),常被稱為貝隆夫人,出生於阿根廷,阿根廷總統胡安·裴隆的第二任妻子,曾是阿根廷第一夫人。 

伊娃·裴隆的母親是一個未婚廚師,她與當地的一個農夫有五個私生子女,伊娃是其中之一。15歲那年,她來到了布宜諾斯艾利斯,並在這裡開始她的演藝生涯。 並且在這裡最終遇到了她的丈夫胡安·裴隆。兩人相處不久後就於1945年結婚。 

1946年阿根廷的總統競選中伊娃·裴隆極力支持她的丈夫,在她每周播出的廣播節目中她號召窮人選舉胡安。雖然她的演員生涯為她帶來了不少財富,但她一直強調她出身窮苦來顯示她與下層階級的團結。由於她的出身和她對他們的同情,伊娃認為她是理所當然的「無衫者」(descamisados,這是一個支持胡安的團體的名字)的領袖。 

1946年裴隆當選為阿根廷總統後,她也很快的提高了在政界的地位,出任勞工部部長,並成立了伊娃·裴隆基金會,用以救助貧困。到1949年,她已經成為當時阿根廷最有影響力的人物。 

她成為一個崇拜的中心,她的照片和名字到處都出現。雖然她非常出名,也非常有權,她很注意不讓自己掩蓋她丈夫的名聲。雖然她在許多地方是政府中的決定性人物,她一直說她的決定是從胡安·裴隆的智慧中獲得的。但兩人的私生活卻相當緊張。他們沒有孩子,這導致了一些關於他們是否有性生活的議論。 

阿根廷的工人階級崇拜她,但富有的、親英國的高層階級對她恨之入骨。他們鄙視她的出身,批評她早年的浪蕩生涯。許多人認為作為一個婦女她在政壇上的角色太高了。同時伊娃也很仇恨這些高層階級的人物。有時這種仇恨也表現為對政敵的迫害和對報紙的封禁。 

1950年她周游歐洲並與許多國家首腦(包括西班牙弗朗西斯科·佛朗哥)會晤。其目的是在戰後為阿根廷做廣告。因為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裴隆的阿根廷越來越被其它國家看做是法西斯主義國家了。 

1951年她試圖競選阿根廷的副總統。這一行為令阿根廷的軍事首腦十分不滿,最終胡安·裴隆迫於壓力撤銷了伊娃·裴隆的提名。 

伊娃·裴隆在1952年便因子宮癌布宜諾斯艾利斯去世,年僅33歲。其後遺體被保存並陳列在一個紀念館中。1955年胡安·裴隆被一次軍事政變推翻後,她的遺體首先被飛往義大利米蘭,16年後被移到西班牙。1973年胡安·裴隆重返阿根廷再任總統,1974年他逝世,遺體運回阿根廷並曾短暫陳列在她丈夫的遺體旁。此後她被安葬在她父親家族在布宜諾斯艾利斯的墓中。 

她的一生,在英國音樂劇《艾薇塔》(Evita)中得到再現,後又被改編為電影和連續劇,在被改編成的電影中,美國歌星麥當娜飾演的《Evita》是一部廣為人知的作品。 

資料來源: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4%BC%8A%E5%A8%83%C2%B7%E8%A3%B4%E9%9A%86&variant=zh-tw


▫▪相關網站

1.      Evita 官方網站
 
http://www.geocities.com/Hollywood/Boulevard/9685/evita.html

2.      阿根廷永遠的第一夫人 
http://travel.saricie.com/SouthAmerica2006/Evita.htm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mood0953 的頭像
    mood0953

    C'est la vie

    mood095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