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有怪癖
Shadow Syndromes
~ 擺脫陰影徵候群的困擾與掙扎
以醫藥治療輕微的潛在心理失常 ~
作者 : Ratey & Johnson/著
譯者 : 吳壽齡.林睦鳥.林春枝
審定 : 洪蘭
出版社 : 遠流
出版日期 : 1999年05月01日
語言 : 繁體中文
.+。˙.+。˙.+。˙.+。˙.+。˙.+。˙.+。˙.+。˙.+。˙.+.˙+。˙.+。˙.+。˙.+.˙.+。˙.+。˙.+。˙.+.˙+。˙.+。˙.+。˙.+.˙.+。˙.+。˙.+. ☆ Melody的閱讀隨筆~*
之前逛書局時,就被這本書的書名深深吸引了。「人人有怪癖」?好特別的名字啊!一看到是洪蘭教授審定介紹的書,就更引起我想要了解探索的慾望。掙扎了一陣子後,我決定把它買回家,打算撥空好好地拜讀一番。
之後,我整整花了一個禮拜K這本書。一開始,可能是沒辦法掌握翻譯者的脈絡吧!那時我覺得這本書有一般翻譯書的通病,總覺得翻譯的語句怪怪的,不太通順,敘述的方式也與我們慣用的思考邏輯不同。所以剛開始的時候,常常發生的狀況是眼睛掃過文字,卻無法理解作者所要傳達的意思,於是,同一個段落只好重複看好幾次來抓住書中的意思。正因為如此,在這本書前半段(導論和第1章),閱讀的進展速度龜速,常常讓我看到昏昏欲睡,看書變成消耗腦力的戰役,一種心靈上的折騰。每回看到很累時,我總想把書丟到一邊,任性又賭氣的告訴自己「不看了!」不過,念頭一轉,又覺得書是花血汗錢買回來的,加上不相信自己這麼容易就被這本書打敗了,只好硬著頭皮繼續看下去。
還好因為這股不服輸的個性,讓我看到後來,終於發掘了掩藏在這本書裡的寶藏。支撐過前幾天勞心勞力的閱讀消耗戰後,我發現自己進入狀況了,能夠透過文字理解書中的意思了,而且也能自得其樂地融入其中。書中主要介紹一些介於「正常」和「不正常」之間的人,也就是灰色地帶的人們,用書中的術語,他們是一群活在「陰影」之下的人們。他們的生活不是光明,也不是絕對的黑暗。看完後,我發現所謂的「不正常」和「正常」,就像一條0到1的數線,每個人的狀況都在其中游移,沒有人是完全正常的,也沒有人是完全不正常的。任何「正常」的人,總有一些異於常人之處;而「不正常」的人或精神病患,他們也有部分行為看起來和常人無異。這本書的主角,都是界於「正常」和「不正常」之間的邊緣人,他們的情況沒有嚴重到符合精神病的程度,他們仍然可以在社會裡就業生活,但是卻有一些怪癖,令他們和周遭的人感到困擾。
我們生活在一個科技日新月異、資訊瞬息萬變的時代裡。蘇格拉底曾說:「人是社會的動物」,人不能離群索居,於是,就必須學著適應這樣不斷變動的環境,這意味著為了生存,我們必須面對更多的挑戰。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難處和困境,適應力強弱,和每個人的生物機制-尤其是腦-大有關聯。這本書以「噪音」(noise)這個觀念開始,告訴我們陰影徵候群的一個共同特徵是噪音:一種內在的、生物基礎的心理噪音。「噪音」的情況相當普遍,其實不止掙扎在陰影症候群的人們,
我們一般人也經歷過。原來,我們每一回內心的掙扎,理智與感性的糾葛,都是「噪音」在作祟!
這本書最迷人的地方,在於作者介紹了6種常見的「陰影徵候群」。在閱讀時,總會發現這些徵狀似曾相似,它們出現在電視節目裡,出現在生活週遭,甚至有些根本與部分的自己雷同。長久以來,我們都認為「生理」和「心理」是截然不同的兩個領域,實體和虛幻就像是非題,不是「是」就是「非」,這是不容置疑的。但是《人人有怪癖》挑戰了這種絕對的觀點,書中,作者透過一個又一個的例子,不厭其煩地告訴讀者,輕微的生物根基上的腦功能作用異常,就足以造成各種的怪癖,帶來人們各種的困擾。書中提到許多精神上深受其擾的人們,因為服用藥物,讓整個人換然一新,這告訴我們「生理」和「心理」會互相影響,兩者不是涇渭分明的。
作者還告訴讀者,寫這本書的用意,不是要讓人們因為「怪癖」有生物原因,就拿來當藉口,繼續我行我素,妨礙週遭的人。他希望書中提到的發現,能讓人們對於長久以來困擾自己的無名徵狀,在心理的壓力上獲得舒解,減少對他人的指責及無謂的自我責難,甚至希望這些資訊能喚起讀者尋求生活的改變。
最後一章,作者提到腦內的運作,類似氣象學家勞倫茲所說的「蝴蝶效應」,是牽一髮而動全身的。他還說,我們的腦也有「臨界點」,一旦超過臨界點,就會一瞬間瓦解,面臨全面的崩盤。因此,我們需要注意腦的保建和培育,透過「運動」和「均衡飲食」是很值得推薦的途徑。
本書也反映中西文化的差異。由於心理失常有生物根基,對西方人而言,遭遇心理困擾尋求心理治療,就像生病找醫生開藥一樣理所當然;不過在我們的文化裡,「精神病」卻像毒蛇猛獸般,人人避之唯恐不及。這也造成大家不願意正視自己的內心,否認潛藏的困擾,非要等到輕微的心理疾病一發不可收拾了,才遮遮掩掩地就醫。其實,心理疾病也和生理疾病一樣,「早期發現,早期治療」,效果更佳。我們文化裡對心理疾病的誤解和對精神疾病缺乏包容性,是值得反省的。
這是一本很特別的書,除了用別人不曾用的觀點去寫我們一般人生活中的不正常,會心一笑之外相信也會給自己一些不一樣的想法。期望大家能以不同的角度去看其他人,會讓自己有不一樣的想法跟感覺,體驗不曾有的快樂。
留言列表